濟源旅游
 

濟源概況

濟源因濟水發源地而得名,古濟水與長江、黃河、淮河并稱“四瀆”(《爾雅•釋水》中記載:“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保,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祥地。面積1931平方公里,人口72萬,位居河南洛陽、焦作及山西晉城、運城四市的中間地帶,素有“豫西北門戶”之稱。1988年撤縣建市,1997年成為河南省省轄市,2003年被列入“中原城市群”,2005年被列為河南省城鄉一體化試點城市,2012年被列入中原經濟區核心發展區域和沿(太)原(鄭)州(合)肥發展軸,2014年以來被確定為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全國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河南省新型城鎮化綜合改革試點市和全省唯一的全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先后榮獲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水土保持示范城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籃球城市、全國文化模范城市、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市等多項榮譽和稱號。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之城。濟源地處黃河流域的中原文化搖籃地帶,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早在6000多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盤古開天等創世神話和傳說均發源于此。相傳軒轅黃帝曾在王屋山設壇祭天戰蚩尤,開創了華夏五千年的文明史。夏朝第六代君主少康曾在此建都;戰國時代,古軹作為韓國的都城,位居“天下名都”之列;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設濟源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濟源古代歷史名人眾多,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曾在此求仙修道,玉陽公主在沁水河畔修建沁園,著名的詞牌名“沁園春”由此而來;藥王孫思邈常年在王屋山懸壺濟世并終老于此;唐代詩人李商隱曾在此隱居多年,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濟源是名相裴休、“茶仙”盧仝、北方山水畫派鼻祖荊浩的故里。

這是一座獨具魅力的山水之城。濟源地處太行山南端、黃河北岸,境內大山大河交相輝映,山水風光旖旎,旅游資源豐富,培育了王屋山、黃河小浪底、五龍口、濟瀆廟等知名景區。王屋山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是國家AAAA級景區、世界地質公園;黃河小浪底融小浪底水庫、黃河三峽于一體,煙波浩渺,壯麗秀美,被評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五龍口有緯度最北的獼猴群落,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獼猴自然保護區;濟瀆廟集唐宋元明清歷代建筑之精華,被譽為“中國古代建筑博物館”。近年來,濟源旅游發展融合愚公文化、濟水文化、道教文化、黃河文化、盧仝茶文化、荊浩畫文化等特色文化,形成了獨具魅力的山水文化旅游特色,榮獲“中國旅游品牌榜最具人氣旅游城市”稱號。

這是一座朝氣蓬勃的現代之城。濟源始終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持續探索四化同步科學發展的新路子,經濟社會發展持續了好的趨勢、好的態勢、好的氣勢。工業經濟蓬勃發展,已形成鋼鐵、鉛鋅、能源、化工、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支柱產業,是全國最大的鉛鋅基地和河南省重要的鋼鐵、能源、化工、機械制造基地。城鄉面貌日新月異,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通暢,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設施完備,綠化覆蓋率較高,形成了大氣、秀氣、靈氣的城市特色。目前,濟源正在加快生態水系建設和城市改造提升,向建設創新創業之城、精致大氣之城、美麗宜居之城、山水文化名城的目標邁進。農業規;、產業化、標準化水平持續提升,已形成蔬菜、煙葉、薄皮核桃、冬凌草、畜牧五大特色產業,被命名為全國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2017年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達262.9億元,增長8.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7.1億元,下降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78.7億元,增長12.3%;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0.1億元,同口徑增長1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91元,增長8.9%,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7元,增長8.6%,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81元,增長9.0%。

這是一座充滿活力的開放之城。濟源具有強烈的開放、包容、合作意識,堅持“一招應多變”、“一舉求多效”,持續加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全方位提供優惠政策、優質服務,正成為外來投資的熱土,先后被評為“浙商(省外)投資最佳城市”和“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城市”、“2011年中國最佳投資城市”、“河南省金融生態示范市”。

這是一座文明和諧的幸福之城。濟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持續加大對社會事業和民生建設的投入力度,率先在全省實現了鎮鎮通高速、組組通硬化路、村村通廣播電視、農村飲水安全和村村通自來水;率先在全省實現了最低生活保障、醫療保險和社會養老保險的城鄉全覆蓋,率先在全省實現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率先在全省建立了被征地居民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率先在全省為85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敬老補貼,各項保障標準處于全省先進水平;率先在全省基本普及了高中階段教育;率先在全省免除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學費;率先在全省完成了鄉鎮衛生院改造和村村有標準化衛生所。濟源不斷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群眾安全感指數持續位居全省前列。目前,濟源正在大力實施就業創業、教育提升、文化惠民、醫療健康、社保統籌、安居保障、扶貧開發、生態環境、公交便民、平安善治等“十大民生工程”,努力使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享有發展的成果。

這是一座務實創新的奮進之城。隨著中原經濟區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濟源正面臨著新一輪的發展機遇。目前,濟源立足于產業優勢、區位優勢、體制優勢,緊緊圍繞全面小康和現代化建設戰略目標,牢牢把握全域城鄉一體化發展主線,大力弘揚“愚公移山、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務實重干,求實求效,努力使各項工作持續走在全省和中原經濟區的前列,為加快實現“一個中心、兩個率先”(中原經濟區新興的區域性中心城市和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建成中原經濟區四化同步發展先行區)目標,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現代化濟源而不懈奮斗。

濟源,一座充滿生機、魅力無限的現代化城市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人妻~夫の部下との密かな关系